上海的虹橋和浦東兩大國際機場、迪士尼國際度假區內60多家餐廳、便利店等今起承諾執行“同城同價”,其在相對封閉區域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價格,將不高于其在相對封閉區域外的價格,這是媒體記者從上海市發展改革委獲得的消息。
這些年,“天價機場餐廳”、“天價景區餐廳”的新聞頻見媒體。尤其是在機場,“天價餐飲”被消費者頻頻吐槽。然而,僅靠餐飲企業的承諾,真能消除消費者在機場、景區消費時遭遇的離奇高價、離譜暴利嗎?
筆者認為,餐飲企業承諾在機場、景區執行“同城同價”,不能僅靠道德自覺、經營自覺,還需要將離奇甚至離譜的店鋪租金降下來,租金居高不下,消費也就水漲船高。
在店鋪租金難降的背景下,機場、景區的餐飲消費執行“同城同價”,就有可能出現“不同量不同質”。換言之,雖然實現了“同城同價”,但在餐飲份量、質量上,機場、景區的商品遠不如在機場、景區之外的商品,比如飲料容量變小、糕點體積變小,食物份量“瘦身”、質量下降,或者以推出新品的方式提高價格。這些化解“同城同價”帶來利潤下降的隱蔽手法,消費者往往不易發現。因此,要保證“同城同價”得以落地,前提是機場、景區的管理方再也不能憑借其壟斷地位,維持經營場地的超高租金。
總之,機場、景區餐飲要“同城同價”,還要“同量同質”。要徹底實現這一目標,政府有關部門還要實行行政干預,還要破除機場、景區既是管理者又是經營者的雙重身份,賦予“利益超脫”的機構來負責機場、景區等公共場所中商業網點的招投標和經營管理。同時,打破壟斷經營,引入競爭機制,這才是降低機場、景區餐飲價格的治本之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