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降至近幾年最低點 同比降幅達32.39%
“黃瓜每斤4元、白菜每斤兩元,胡蘿卜每斤3.5元……這價格與去年春節后比要便宜太多了,不用像去年一樣囤菜了。”家住管莊的張大媽說。元宵節后,京城菜價進一步回落。北京晨報記者近日走訪京城“菜籃子”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,相比上周菜價同比下降四分之一左右,本周菜價連續下降,降幅達到32.39%,仍然是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,對于北京市民來說。這是個好消息,而且整個一季度,菜價都難以改變。
去冬今春蔬菜持續“平價”汕頭遠盛餐飲主營:蔬菜配送,食堂承包 廚師輸送 農副產品配送 食品配送 我們一直為您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
據北京新發地統計部門監測,元宵節后,菜價在連續下降。目前,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.4元/公斤,比上周同期的2.72元/公斤下降11.76%;比去年同期的3.55元/公斤下降32.39%。
部分蔬菜價格更是降幅明顯。北京晨報記者走訪蔬菜交易區看到,小油菜、萵筍、西紅柿都下降了三四成。比如小油菜昨天的價格是均價1.6元/公斤,比上周下降了30.43%;萵筍均價1.2元/公斤,比上周下降了45%。西紅柿價格一周之內下降了近4成,這是由于目前產自云南西雙版納、保山的西紅柿開始進入批量上市條件;產自浙江溫州、蒼南一帶的西紅柿很快也會進入北京市場。
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總經理張月琳介紹,進入冬季以后,北京蔬菜供應由三部分構成:冬儲蔬菜、北方產區設施蔬菜和南方菜。尤其是南方菜,供應量達到50%。按照蔬菜價格季節性波動規律,北京的菜價,在進入臘月以后,就會進入價格連續上漲的區間,全年價格的最高點就出現在春節前后。但是,去年進入臘月以后,菜價出現連續下降的勢頭。一是新發地市場上冬儲蔬菜儲存量充足,整體價格與去年同期不相上下;二是去年冬季是暖冬,北方大棚蔬菜種植面積擴大,單產、總產均大幅增加,價格同比屬于整體上明顯下降;而南方產區蔬菜在去年冬初時上市期是推遲的,入冬以后進入集中上市期,價格同比整體上是下降的。所以對北京市民來說,去冬今春蔬菜都一直保持著較低的價位。
一季度菜價難轉“頹勢”
張月琳表示,去年春季,受到強寒流的影響,春節過后菜價不降反升,而今年則連續下降,使得后期菜價同比降幅會逐漸拉大。本周的菜價,仍然是近幾年同期的最低點。這種現象,在整個一季度是難以改變的。
另外,隨著春節結束,新發地市場的蔬菜供應量也在逐漸加大,各地的名優農產品開始陸續進京。元宵節當天,山西品牌中華行(市場行)首場活動,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山西廳正式啟動。47家山西品牌企業攜20大類、1000余種產品亮相京城。此次活動不僅為北京市場帶來了最地道、最正宗的山西特產,更為京城百姓提供了一場有體驗、有好禮的晉品盛宴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參展企業主要為山西省的“中華老字號”、“馳名商標”、“著名商標”和其他名優特產品。參展商品包括酒、老陳醋、特色名吃、工藝品、特色商品等。
張月琳表示,山西品牌中華行(市場行)能來到北京新發地,既是首都人民的福祉,也是山西人民的福祉,山西廳的創辦可以更好地將山西的特色農副產品流入新發地,時時刻刻供應給首都的消費者。
豬肉價降
雞蛋價漲
隨著新發地市場肉類交易大廳正式營業,白條豬批發也逐步轉入正軌,白條豬的平均批發價也降幅明顯。
近幾日,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批發平均價每斤在11元左右,比上周下降16%左右;“一周之內價格下降了16%,基本上屬于‘跳水’級別。”這是由于一來目前還屬于節后消費的清淡期,肉類消費比較疲軟;另一個原因是毛豬供應已經完成了由偏緊向寬松的轉換。
而去年以來價格持續下降的雞蛋則在近期出現反彈,雖然價格仍然是近9年同期的最低點,但近期的同比降幅出現縮小。張月琳介紹,這種反彈,既不是壓縮產能的結果,也不是需求拉動的結果。價格上漲的原因是養雞場對低價格的抵制。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反映,在養雞場收購雞蛋,價格過低養雞場不賣。因此這種反彈并不能持久,價格短時間上漲并不能解決雞蛋積壓問題。